科学时报专访于军副所长--揭秘人参的“生命蓝图”
“我们正在做人参的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表达谱的绘制,配合吉林省人参工业的新腾飞。我们首先要解决的要害问题包括种质资源视察、分子育种体系建立、农艺性状与情况的关系等。”11月9日,在赶赴长春的前夕,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副所长于军研究员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讲述了“中国人参基因组计划”的来龙去脉。
人参是举世闻名的药用植物,被誉为“万能圣药”,是海内外公认的珍品。远在2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把人参用于临床。现代医学认为,人参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排泄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及外科使用等都具有明显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人参生产的大国,也是人参消费的大国。
人参工业是吉林省的古板资源优势工业。可是近年来,人参工业与土地资源匮乏的矛盾日渐突出;人参栽培、加工、销售等环节缺乏规范的统一治理;原料人参的质量狼籍不齐、市场价位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滞后。这些问题困扰着吉林省乃至整个东北的人参工业,吉林省想通过提升科技含量来“突围”,于是找到中科院。
于军说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面向地方经济生长,充当了这次相助中的“先锋”——先测序人参的基因组和转录组,预览人参的遗传多样性,绘制完整的人参“生命蓝图”。
“人参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我们还不甚清楚。人参分许多品种,好比高丽参、西洋参等等,同时另有许多栽培品种。哪些更古老,哪些是新品种,哪些更优良,哪些要淘汰,都需要深入的科学研究。”于军体现。
今年8月,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对紫鑫药业提供的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启动了全基因组测序的事情。目前,已经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大规模序列测定开端数据剖析,接下来将重点推进长片段大规模的测序以及转录组研究事情。第三个阶段将是对人参全基因组进行拼接、基因注释、遗传多样性、农艺性状、药用性状等系统研究。
于军介绍说:“在揭秘人参种质资源的遗传密码之后,还需要找到人参遗传部分和药用部分之间的关联,研究哪些身分是有效身分,能否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新药。更进一步,是要研究开发人参功效基因,剖析人参的遗传机制与调控机理,联合中科院相关研究所,资助培育出优质、高产、抗逆的养殖新品种,进而从基础上解决人参‘质’、‘量’和‘病’的问题。”
在完成这些事情后,可能还要植物所的专家来“接棒”,借助其植物质资源库方面的优势,建立人参种质资源库,为人参工业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也可能还要生态所的专家加入,资助解决人参病虫害、种植情况优化等问题。
“这是一个全方位的院地相助�;蜃樾蛄械耐瓿刹⒉患词窍钅康慕崾�,而是刚刚开始;我们还会联合科学院的几个研究所,配合携手,更系统地为整个人参工业的上游提供整体的科技支撑,在科学源头上下功夫。”于军一再强调这次相助照旧“现在进行时”,接受采访并不是宣布什么结果,而是呼吁更多方的相助和加入。
面向人参工业的“阵地战”序幕刚刚拉开,人参工业的“科技突围”篇章还在续写……
《科学时报》易蓉蓉 (2010-11-11 A2 要闻)
附件下载: